欢迎来到邢台市茗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!

信息茧房是什么,如何打破大数据+算法推送的“信息茧房”

新闻资讯

信息茧房是一个新兴的网络热词,反映了在这个时代越来越普遍的现象。

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,算法推荐让普通人接收的信息更趋于定制化、智能化,但也容易让人在不断重复中强化固有偏好,陷入“信息茧房”。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,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62.2%的受访者直言,“大数据+算法”的精准推送方式,让自己陷入了“信息茧房”。

因为浅阅读、碎片化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状态。用“生活状态”来形容,是因为移动和社交这两个关键词已经成为比比皆是的“场景”,对人们日常行为乃至意识的影响和塑造,犹如水流渗入土壤,改变既无处不在,又润物无声;又好像春蚕作茧,日积月累中,自我形成了一种信息场域。

一、“信息茧房”是什么

由技术驱动的巨量信息使人如同置身海洋,由此造成的选择困难,令受众更容易从自身兴趣出发去取舍,机器算法则强化了这种令受众心理上“更舒服”的选择路径。同时,当大量信息由“圈子”交流,无形中造成的一种趋同性群体压力,也会带来心理上的“沉默螺旋”效应——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,很多人会放弃自己的看法,逐渐变得沉默。虽然这一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,但在互联网成为主流传播介质的时代,却更有现实意义。

当个体获取信息、交流观点更多从圈子出发,由算法推送,久而久之,就好像将自己包拢在一个个“信息茧房”之中,逐渐窄化且内向,最终的结果也许和技术进步的初衷大相径庭——与信息匮乏时代相比,我们获取信息的范围大幅延展,手段不断丰富,但人们彼此之间、与社会之间的沟通,未见得更为顺畅和有效。由此产生的悖论,也许正体现了技术是把“双刃剑”的特质。

简单来说大数据+算法推送让我们在互联网上只接触和消费符合自己兴趣、观点和价值观的信息,而忽视或排斥不同或相反的信息,从而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信息环境,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。

二、如何打破大数据+算法推送造成的“信息茧房”

1、多样化的信息源: 主动寻找和关注不同的信息源,包括不同政治立场、文化和观点的媒体。这可以帮助您获得更广泛的视角。

2、批判性思考: 不要轻信一切,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。验证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,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。

3、跨界交流: 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和讨论,倾听他们的观点,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关切。这有助于打破信息茧房,促进理解和对话。

4、教育和培训: 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媒体素养,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息,避免受到假新闻和虚假信息的影响。

5、改变社交媒体使用习惯: 检查您的社交媒体设置,确保您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,而不仅仅是您已有兴趣的内容。

6、主动寻求对立观点: 尝试主动寻找和了解与您立场相反的观点和信息,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问题。

打破信息茧房需要主动的努力和意识,以确保我们不受信息的局限性和偏见的影响,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与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建设性对话。